新聞資訊

Access information

全國服務熱線

0531-84362298

棚室蔬菜栽培技術

日期(qi):2013-10-09 瀏(liu)覽:1870

 

  一、如何育出優質蔬菜苗

  種子處理蔬菜播前進行種子處理可以預防苗期病蟲害,促進種子發芽,增強秧苗抗性和促進生長發育。通常種子處理包括曬種、浸種和催芽。曬種:將挑選好的種子均勻平攤在干凈的紙上,選擇晴朗無風、陽光充足的天氣進行晾曬。晾曬時,每2小時翻動一次,使種子均勻接受陽光照射。但要注意,種子不宜直接晾曬在公路或水泥地上,以防溫度過高,影響種子活性。浸種:一般采用溫湯浸種法。先將種子裝在紗布袋中,再將種子袋放在溫水中浸泡15分鐘,然后轉入55℃~60℃的熱水中,水量為種子量的5~6倍。為使種子受熱均勻,要不斷攪動,并及時補充熱水使水溫維持在所需溫度范圍內15分鐘。最后讓水溫逐漸下降至30℃,或轉入30℃的溫水中,繼續浸泡。不同蔬菜種子的浸泡時間不同,分別為辣椒5~6小時、茄子6~7小時、番茄4~5小時、黃瓜3~4小時。浸種后洗凈附于種皮上的黏質。在熱水浸種過程中,水溫和時間必須嚴格掌握,以達到既殺死病菌又不傷害種子的目的。催芽:種子發芽適宜的溫度在25℃~28℃,當種子吸水量達到65%時開始萌發。把充分吸水膨脹后的種子,用干凈布袋包好,放在盆中。盆底用小木條或竹竿搭成井字架,種子放在架子上。種子不要太多,不宜包得太緊,要較寬松,種子袋也不要接觸盆底以免影響通氣。種子袋上面再蓋幾層濕毛巾,在25℃~30℃的溫度下催芽24小時左右即可出芽,當種子剛開始露白時便可播種。催芽時盡量控制芽長在0.5厘米以內,防止芽過長。芽過長時,播種時容易將芽折斷,降低出苗率。

  菜農經驗一些蔬菜種子,或因種皮厚、硬(苦瓜、菜葫蘆),或因休眠性強而難以發芽,因而在處理這些種子時,需特別對待,人為幫助其發芽。對于這些難發芽的種子,一些菜農朋友在實踐中摸索出了相應的處理方法。硬質種子輕“嗑”出芽法:用牙齒或鉗子將種皮輕輕嗑裂,露出胚芽。但是,這種以人力幫助種子發芽、提高種子發芽勢和發芽率的輕“嗑”方法,不宜在種子干燥狀態下進行,否則易損傷胚芽。因此,輕“嗑”種子前,要先進行浸種。播種前將種子用55℃左右的溫水浸泡,自然冷卻后繼續浸種12小時,可改善種皮的通透性,利于種子吸水和發芽,同時還可將附著在種子表皮的病原菌燙死。巧用赤霉素打破休眠法:作為嫁接茄子的第一砧木———托魯巴姆,種子粒極小,千粒重僅為1克左右,種子成熟后具有極強的休眠性,發芽困難。在浸種時,可往水中加入適量的赤霉素,利用赤霉素打破休眠、促進萌芽的特點,幫助種子發芽。可加入200×10-6的赤霉素,在25℃~30℃的溫度下浸泡48小時,然后在30℃的恒溫下催芽6天左右,托魯巴姆種子即可發芽。

  育苗土配制配制育苗土需把握“一土二肥三填充”的原則。一土:以選取質地結構良好、保肥保水能力強、無病無蟲的壤土為宜。二肥:有機肥以充分腐熟的農家肥為宜,無機肥(化肥)配以磷酸二氫鉀等。三填充:宜填充珍珠巖、沙子、爐灰等,目的是增強育苗土的通透性。按照以上原則,生產上配制育苗土,可采用大田土2/3、充分腐熟的農家肥1/3,并加入適量的爐灰、沙子等,配合混勻之后,每立方米育苗土中再加入過磷酸鈣或磷酸二銨1~2公斤、尿素250~00克、硝酸鉀0.5~1公斤、草木灰5~10公斤,最后篩去顆粒物即可。育苗土取肥沃的大田土較好,這樣的土壤土傳病害少,養分含量高,比較適合蔬菜育苗使用。另外,近幾年,基質育苗發展很快。一般育苗基質中草炭土、珍珠巖、蛭石的比例為6∶3∶1,把各組分按照比例混合均勻后,噴水濕潤,做到手握成團、松手即散即可。

  出苗后管理蔬菜出苗后,為培育健康無病壯苗,重點應加強溫濕度調控及病蟲害的預防。分段控溫:以冬季育番茄苗為例。為促進番茄出苗,苗床溫度白天保持在30℃左右,夜間保持在20℃左右;苗出齊后,適當降低苗床溫度,白天保持在20℃左右,夜間保持在12℃~15℃,防止胚軸過分伸長;幼苗長出心葉后,苗床溫度白天保持在20℃~25℃,夜間保持在15℃左右;分苗前3~4天要降低苗床溫度,白天保持在20℃左右,夜間保持在10℃~15℃,進行分苗前的煉苗;分苗后5~6天,應提高苗床溫度,促進緩苗,白天保持在25℃~30℃,夜間保持在15℃~20℃;緩苗后,苗床溫度白天保持在20℃~25℃,夜間保持在12℃~15℃,甚至10℃~12℃,較低的夜溫和較大的晝夜溫差,有利于花芽的分化;定植前7~10天進行煉苗,力求使苗床溫度與定植后的環境溫度一致。對于夏季高溫期育番茄苗,應通過通風遮陽等措施降低苗床溫度,白天保持在25℃~30℃,夜間保持在15℃~20℃。水輕澆勤澆:出苗前,應保持土壤濕潤;出苗時及時揭去覆蓋物(地膜)。出苗后,水要輕澆勤澆。在發現幼苗有輕度萎蔫時,一要遮陽,二要及時補噴清水。采用穴盤育苗,保水性能差,極易落干,故夏季高溫期每天應補水2次以上。

  二、蔬菜嫁接

  隨著棚室蔬菜重茬種植,土傳病害逐年加劇,蔬菜采取嫁接栽培可有效預防根部病害發生。另外,對于秋延遲、越冬茬及早春茬蔬菜來說,其生長期正處于低溫等不良栽培環境條件之下,通過選取耐寒、根系發達的砧木品種進行嫁接,可增強植株抗逆能力,提高產量。

  瓜類蔬菜嫁接當前,瓜類蔬菜中進行嫁接育苗的種類比較多,如黃瓜、西瓜、甜瓜等,均以南瓜為砧木進行嫁接。而嫁接的方法很多,如黃瓜多采用靠接、頂接法(插接法);西瓜以頂接為主,甜瓜靠接、劈接居多。本文以秋延遲黃瓜嫁接育苗為例,重點介紹靠接、頂接兩法,以供菜農參考。嫁接前準備:選擇抗病、抗逆能力強的砧木是嫁接成敗的關鍵之一。至于嫁接砧木是選擇白子南瓜還是黑子南瓜,要根據當地市場的要求,若當地對黃瓜瓜條亮度要求較高,宜用白子南瓜作砧木;若對黃瓜瓜條亮度要求較低,建議選用耐低溫性更強的黑子南瓜作砧木。砧木和接穗的培育:先要浸種催芽,配制營養土(參閱本報上期有關內容),并做畦(苗床)或裝缽,然后播種。為方便黃瓜頂接,可將黃瓜種子撒播在苗床上育苗,而南瓜種子可直接點播在營養缽內育苗。一般來講,采用靠接法嫁接,黃瓜應比南瓜早播2~3天;采用頂接法嫁接,黃瓜應比南瓜晚播4~5天。黃瓜播種后,需扣拱高80~100厘米的小拱棚保溫保濕,白天溫度保持在28℃~30℃,夜間溫度保持在18℃~20℃。待黃瓜苗開始破土時,及時噴灑清水,避免“戴帽苗”出現。南瓜點播后,把營養缽集中擺放,扣棚升溫,管理同黃瓜。嫁接:采用靠接法,當南瓜第一片真葉半展開,黃瓜的子葉展平、第一片真葉長至五分錢幣大小時為嫁接適期。嫁接時,將黃瓜苗和南瓜苗挖出,先用刀片剔除南瓜苗的生長點和真葉,再用刀片在南瓜苗下胚軸上距子葉0.5~1厘米處,向下斜切一刀,其深度約為南瓜莖粗的1/2,長度約1厘米。再在黃瓜苗子葉下約1.5厘米處向上切一刀,其深度為黃瓜莖粗的2/3,長度約1厘米。接著把黃瓜苗切口與南瓜苗的切口相互嵌合在一起,使黃瓜子葉處于南瓜子葉之上,再用嫁接夾夾住,注意夾時,黃瓜莖在夾子里側。采用頂接法,當黃瓜兩片子葉剛剛展開,而南瓜第一片真葉有手指肚大時為嫁接適期。嫁接時,先用刀片把南瓜苗的生長點和真葉去除,再用同黃瓜莖粗相同的牙簽,從南瓜苗一側子葉基部向對側朝下斜插0.5厘米,但牙簽尖端不要插破南瓜莖的表皮,也不要插入髓部。拔出黃瓜苗,在其子葉下0.8~1.0厘米處斜切一刀,切口長0.6厘米,再從另一面下刀,把下胚軸切成楔形,然后將插在南瓜莖中的牙簽拔出,將削切好的黃瓜插入孔中,并使黃瓜的2片子葉同南瓜的2片子葉成十字形。注意切接口要一次切成,黃瓜與南瓜插接時也應一次插成,不能來回移動。

  嫁接后管理黃瓜嫁接后,為促進傷口愈合,提高嫁接苗成活率,應重點加強保溫、保濕、遮光等管理。將嫁接苗移栽到分苗床上或把營養缽集中擺放后扣小拱棚,外蓋遮陽網。一般嫁接后4~5天,苗床內應保持較高溫度,白天保持在28℃~30℃,夜間保持在18℃~20℃;空氣相對濕度保持在95%以上或接近飽和。嫁接后1~2天,晴天應遮光防曬,2~3天逐漸見光,4~5天遮陽網全部撤去。5天后逐漸從拱棚上部開口通風降溫,白天溫度保持在25℃~28℃,夜間溫度保持在15℃~18℃。7天后,黃瓜接穗明顯生長時,即可開始通風、降溫、降濕,進入正常苗期管理。注意要及早抹去南瓜砧木萌發的側芽,以免影響黃瓜接穗生長。

  誤區提醒斷根是黃瓜靠接后必不可少的操作過程,不斷根或斷根不徹底都意味著黃瓜嫁接的失敗。菜農在黃瓜靠接后都能做到及時斷根,但在斷根后,就不再復查了,以致斷根后的接穗在斷根處又發出新根,使嫁接失去意義。因此,黃瓜靠接后一定要及時復查,發現斷根不徹底或又長出新根的一定要再次斷根。在黃瓜靠接后7~8天采用“兩刀斷根法”斷根效果較好,即第一刀先緊貼地面將黃瓜根切斷,為防止切口處遇土繼續生根,離斷根處向上2~3厘米處再切一刀,把黃瓜根莖切徹底,使其離土壤稍遠些,以避免和土壤接觸。另外,在黃瓜植株吊蔓前一天,逐一檢查黃瓜靠接苗,對于接穗黃瓜重新萌發不定根的植株,可用刀片再次斷根。

  菜農經驗種黃瓜的菜農都知道,黃瓜嫁接采用靠接法操作簡單、成活率很高,但是斷根比較麻煩。為此,一些菜農改進了靠接方法,直接斷根靠接,這樣黃瓜嫁接后就省去再次斷根麻煩了。具體操作:一般先育黃瓜苗,等黃瓜苗露出地面時,開始播種南瓜。當黃瓜苗第一片真葉已半展開時開始嫁接,用刀片在南瓜苗子葉下0.5~1厘米處,按30~40度角向下斜切一刀,深度為莖粗的1/2,然后在黃瓜子葉下1~1.5厘米處按30度角向上斜切斷,直接把下面的黃瓜根一同切除,然后把兩個口互相嵌入,用夾子固定。這點區別于靠接法,靠接法斜切黃瓜深度為莖粗的2/3左右,而不直接把黃瓜根直接切除。

  茄果類蔬菜嫁接以長茄為例,介紹茄果類蔬菜嫁接中的技術環節和應注意的問題。

  砧木和接穗的培育由于長茄嫁接要求砧木的莖粗大于接穗的莖粗,為了使接穗和砧木的嫁接適期協調一致,必須先播砧木,待砧木露出子葉時,再播接穗。砧木一般要比接穗提前30天播種。可利用赤霉素和變溫處理促進砧木種子發芽,砧木種子播前用100×10-6至200×10-6的赤霉素浸泡24小時,取出后用清水洗凈,再用清水浸泡24小時,然后放入恒溫箱進行變溫處理催芽,溫度開始調到20℃處理16個小時,再調到30℃處理8小時,每天如此反復調溫兩次,同時每天用清水洗種子一次,約8天開始發芽,10~12天芽基本出齊,芽長1~2毫米播種。

  嫁接長茄多采用劈接法,嫁接適宜時間主要決定于砧木的莖粗,當砧木莖粗3~5毫米,接穗有5~7片真葉時進行嫁接較好。嫁接部位一般在砧木第二片和第三片真葉之間,所以要特別注意砧木這一節的長度和粗度。嫁接時,砧木基部留1~2片真葉,將其上部莖切斷,從切口中央向下直切深約1.2厘米。接穗留2~3片真葉后斷莖,將切斷的接穗基部莖削成楔形,插入砧木切口。若接穗與砧木粗細不一,應將接穗靠近砧木切口一側插入,使其吻合,并用嫁接夾固定。長茄嫁接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一是砧木與接穗親合力要好,砧木要選擇親合力好的品種,如托魯巴姆、托托斯加等。二是接穗不可過長,接穗長度控制在8~10厘米較合適。三是接穗和砧木的木質化程度,以手捏莖稈不易捏扁,嫁接時接穗和砧木的切口處均有適量黏液流出為宜。

  嫁接后管理嫁接后澆水時,注意水不可濺到嫁接口上,否則容易出現潰爛死苗現象。長茄嫁接后,覆蓋管理是必須的措施,特別是前七天的管理,是保證嫁接苗成活的關鍵。對此,可采用在苗床小拱棚薄膜上“擴孔”的管理方法。擴孔法即在大棚覆蓋草苫遮陽的前提下,在苗床小拱棚薄膜上打孔,通過孔的大小控溫控濕的一種管理方法。嫁接完成后,將嫁接苗擺放在預先建好的苗床(苗床一般長8~10米、寬1.5米)內,苗床澆透水,支撐小拱棚覆蓋薄膜,大棚覆蓋草苫,開始進入嫁接后的管理。第一天以保濕為主,促進嫁接口愈合,原則上全棚密閉,不進行通風。但小拱棚內溫度若超過35℃,可在中午時在小拱棚頂端每隔2米打一直徑為6~8厘米的小孔,防止高溫高濕造成“蒸苗”。第二天開始通風,以防止苗床濕度過大影響嫁接口的愈合,可將孔的直徑擴大到12厘米。第三天加大通風,將孔的直徑加大到18厘米,同時在早晚揭去大棚上的草苫,讓嫁接苗見弱光。第四天繼續加大通風,并延長見光時間,可將孔的直徑擴大到20厘米,并且揭去草苫的時間應適當加長。若發現嫁接苗萎蔫時,要及時將草苫蓋上。第五天至第六天撤去小拱棚的棚膜,草苫也只在中午前后高溫強光時覆蓋,進行煉苗。第七天嫁接苗成活,撤去草苫,進入常規管理階段。在第七天的傍晚輕澆一水,以利于嫁接苗的正常生長;第八天可噴施一次保護性殺菌劑預防病害發生;第九天后即可進行定植。

  三、培育壯棵

  壯棵,與弱棵、旺棵相對,是蔬菜健康、茁壯的優良表現,同時也是蔬菜高產、穩產的保證。在蔬菜栽培過程中,從定植緩苗后至開花坐果前,是培育壯棵的關鍵時期。故建議菜農朋友牢牢把握此階段,綜合運用調溫、控水、追肥等措施,以達到培育蔬菜壯棵的目的。

  調溫溫度是影響蔬菜生長的關鍵因素,溫度高,尤其是夜間溫度過高,易造成蔬菜徒長、旺長。因此,調溫是培育蔬菜壯棵的技術要點之一。對于夏秋茬蔬菜來說,因其生長正處于高溫期,除加強通風外,還應注意覆蓋遮陽網,盡量加大晝夜溫差,防止蔬菜旺長。一般情況下,對于茄果類蔬菜來說,棚內白天溫度控制在25℃~30℃,夜間溫度控制在15℃~16℃;對于瓜類蔬菜來說,棚內白天溫度控制在25℃~32℃,夜間溫度控制在15℃~18℃。當棚內白天溫度超過35℃時,應在棚頂覆蓋遮陽網降溫,注意遮陽網覆蓋時間以上午11時至下午2時為宜,忌全天覆蓋,以免影響蔬菜正常的光合作用。當棚內夜間溫度高于18℃時,應加強夜間通風來降溫,將晝夜溫差保持在15℃左右。對于剛定植的越冬茬蔬菜,可通過加強夜間通風來降溫,但需注意收看天氣預報,以防夜間天氣突變(寒流、降雨等),影響蔬菜正常生長。

  控水土壤水分是蔬菜生長發育必不可少的條件之一。但是若澆水過多過勤,蔬菜易旺長,不利于培育壯棵。因此,生產中可通過控水(控制澆水量及澆水次數),創造“上干下濕”的土壤水分環境,利用蔬菜根系“向水性”的特點,引根下扎,以水控棵。一般來說,蔬菜定植緩苗后3~5天,宜在溝內澆一次提苗水,促其苗齊苗壯,而后,根據土壤墑情,做到不干不澆(夏秋茬蔬菜每5~7天澆一次水;冬春茬蔬菜每10~15天澆一次水)。另外,需特別注意,以水控棵要根據不同蔬菜的需水特點來進行。

  追肥一般而言,肥不足棵不旺,肥過量易旺長。故培育整齊一致的蔬菜壯棵,需從追肥做起。其方法有二:一是沖肥。夏秋茬蔬菜定植前,菜農多施入大量糞肥及三元復合肥作基肥,而忽視了中微量元素(鈣、硼、鋅等)的補充。對于一年兩茬蔬菜種植來講,菜農在改茬時,又多不施基肥。因此可用硫酸鉀復合肥配合復合型微生物菌肥進行沖施,以達到壯根促果,提高產量的目的。二是噴肥。噴肥,既可選擇多元肥料,又可選擇單質肥料。如蔬菜緩苗后到開花前,可噴施含鋅葉肥,不僅可預防頂葉發黃的情況,還可增強植株抗病毒病的能力;蔬菜開花前一周,噴施多聚硼1500倍液,可促進花芽分化。

  四、地膜覆蓋

  地膜覆蓋是保護地蔬菜栽培中一項重要的農藝措施。

  地膜選擇當前,市面上常見的地膜種類有白色地膜、黑色地膜和黑白膜。白色地膜透光好,提溫快;黑色地膜透光差,但可防止雜草生長;黑白膜具備前兩者優點。菜農可根據當地情況,恰當選用地膜。一年兩茬黃瓜、番茄宜覆蓋白色地膜;越冬一大茬茄子宜覆蓋黑色地膜。

  覆膜時間在保護地蔬菜栽培中,覆膜的早晚與茬口有直接關系。如秋茬蔬菜定植后,若立即覆膜,一方面,覆膜地溫增高,易“悶根”;另一方面,覆膜后在地表層(8~10厘米)形成濕潤環境,不利于根系下扎生長,導致“蹲苗”失敗,難以培育壯棵。故建議秋茬蔬菜覆膜宜在其定植緩苗后15天進行。對于冬茬蔬菜,為提高地溫,促進緩苗,可比秋茬蔬菜提早一周覆膜。注意覆膜時間不宜過晚,特別是黃瓜,若待其吊蔓時再覆膜,易把黃瓜莖蔓折斷,如此將得不償失。

  覆膜方法目前,菜農常用“打孔式”覆膜法。以黃瓜為例,覆膜宜在晴天下午進行,因此時黃瓜莖葉含水量低,比較柔軟,覆膜時不易折斷莖蔓。一般情況下,覆膜至少需兩人共同操作,一人在棚室前部拽住地膜一端,另一人拿著地膜軸由南向北拉放,等地膜與該種植行等齊后,便開始逐棵打孔,并把植株理順。然后用鋼絲或拱桿固定地膜南北兩端,再用土壓地膜兩側。

  覆膜經驗蔬菜定植后,為促其根系下扎,需劃鋤2~3次覆膜,這一農藝措施對蔬菜緩苗生長非常有利,特別是在8~9月定植秋茬蔬菜時。可是,晚覆膜也有不利之處,即蔬菜苗大后,打孔蓋膜很麻煩,而且還易折斷蔬菜莖稈,那該咋辦?山東省壽光市古城街道周家莊村的周金鳳琢磨出了一種“對接式”覆膜法。

  操作方法先在種植行內支起拱桿,每50厘米一個,然后,由北向南將地膜覆蓋(寬90~100厘米)到拱桿上,地膜北端纏繞在拱桿上,地膜南端及地膜兩側用土埋實,此為一幅膜。接著在操作行內再覆蓋一幅寬90厘米左右的地膜。最后,用該地膜與第一幅地膜重疊對接壓嚴即可。“對接式”覆膜,除保溫效果顯著外,由于其覆蓋嚴實,拱膜下的濕氣難向外揮發,病害發生輕。地溫回升后,又可非常方便地把操作行內的地膜揭除,增強土壤透氣性。

  五、整枝

  整枝是蔬菜植株調整的主要內容,是控制莖葉營養生長、促進花果發育的關鍵措施,也是挖掘蔬菜內在增產潛力的重要環節之一。然而,不同蔬菜種類及品種,其整枝方法不盡相同。故建議菜農在生產中靈活運用摘心、抹杈、摘葉等整枝手段,科學管理,充分調節好植株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的關系,獲取高產。

  番茄整枝目前,棚室主栽番茄類型為普通番茄(粉果番茄、大紅番茄)和櫻桃番茄,因兩者長勢不同,在整枝方面,存在異同。單干整枝:單干整枝,即只留主枝,而把所有的側枝陸續全部摘除的整枝方法。番茄定植后,當株高40厘米左右、植株出現倒伏現象時開始吊蔓,結合吊蔓進行第一次抹杈。先抹除第一花序下的第一側枝(因為該側枝生長速度快,若不及時抹除會影響主干和果實的生長發育)。2天后,進行第二次抹杈,陸續抹除下面其他的側枝,以便集中營養供應果實生長。需要說明的是,所說的前期抹杈要及時,并不是說側枝一萌發就抹除,考慮到“根靠葉養”的道理,可待側枝長5厘米左右時抹除,以后隨著植株的不斷生長,要不斷地進行抹杈處理,以減少營養的爭奪。當所留結果枝達到一定果穗數及葉片數時,將頂端生長點摘除,即摘心。單干整枝適用于越冬一大茬、早春茬、秋延遲、越夏茬普通番茄。雙干整枝:雙干整枝是在單干整枝的基礎上,除留主干外,又選留一個側枝作為第二主干的整枝方法,需將其他側枝及雙干上的再生枝全部抹除。第二主干一般應選留第一花序下生長強勁的第一側枝。因為這個側枝生長速度快,很快就可以趕上原來主干的生長速度。雙干整枝適用于越冬一大茬櫻桃番茄。連續摘心換頭整枝:連續摘心換頭整枝,即當第一花序、第二花序相繼開花后,在第二花序上留2片葉摘心,這個主枝叫第一結果枝。緊靠第一花序下的第一側枝在留2個花序后留葉摘心,作為第二結果枝。緊靠第三花序下長出的側枝,在留2個花序后留葉摘心,作為第三結果枝,往后以此類推。如此留枝摘心可使每株番茄保留4~5個甚至更多的結果枝。選留好結果枝后,各結果枝上的側枝要抹除。結果枝確定以后要做好扭枝工作,扭枝時用手捏住主莖和結果枝的分叉處,把莖輕輕向右或向左擰半圈即可。連續摘心換頭整枝適用于越冬一大茬、早春茬、秋延遲、越夏茬普通番茄。

  菜農經驗“籬壁式”整枝:番茄先進行雙主蔓整形,當植株高60厘米左右時,以種植行為單位,把枝蔓有規律地排列成籬笆狀。具體操作:當植株高60厘米左右時,將每株主蔓斜向上牽引到相鄰植株的竹竿或吊繩上,當牽引過去的主蔓長高50厘米時,再順次將其牽引到相鄰植株的竹竿或吊繩上。以后每當主蔓長高50厘米,都要將主蔓生長點牽引一次,形成這種“籬壁式”整枝。對于每行南北兩端的第一棵植株,則應牽引到種植行內另一行植株的吊繩或竹竿上,其牽引方向與其所在行植株的牽引方向相反,與另一行植株的牽引方向一致。“籬壁式”整枝適用于櫻桃番茄。摘心留側:在一大茬番茄整枝管理中,部分菜農總結出了可延長番茄收獲期的摘心留側整枝方法。具體操作:番茄生長前期采用單干整枝,主枝上留7~8穗果,每穗留3~5個果。待最后一穗果全部坐住后,在其上留1~2片葉摘心。摘心后,保留第三穗果以上的強側枝作為培養對象。生產中要根據植株長勢情況來確定留側枝的多少。長勢一般的植株選留一個側枝,長勢旺的植株可選留兩個側枝。主枝上的最后一穗果收獲后,在側枝著生部位上方20厘米處用剪刀把主枝剪斷,確立側枝為新的生長中心。在側枝上留2~3穗果,每穗留3~4個果。管理時,保持該側枝優勢,疏除其他側枝,并在該側枝最后一穗果坐住后,仍在其上留1~2片葉摘心。實踐證明,一大茬番茄采用摘心留側的方法整枝,側枝長勢強,開花早,要比摘心不留側枝的多增產2~3穗果。

  長茄交叉式整枝長茄交叉式整枝即主枝不摘心,側枝全抹除,整個生育期保持主枝結果并向上生長的態勢。整枝過程:以鋼絲距離地面180厘米為準,當植株高出鋼絲20厘米左右時,將同一種植畦內相對的2行植株的主枝交叉換位。當主枝再次高出鋼絲20厘米左右時,只對主枝進行落蔓即可,落蔓后的主枝在種植畦內交叉,彎曲呈拱圓形,落蔓次數越多,拱圓形弧度越大。生產實踐證明,交叉式整枝,主枝貯備的營養比側枝多,營養充分,果實生長速度快,精品果率高。特別是在主枝摘心后,主枝頂部和下部可同時結果,增產優勢明顯。另外,交叉式整枝解決了平面式整枝(單一種植行內進行整枝)造成的田間郁蔽問題,更利于光合作用的進行。注意事項:交叉式整枝時,要輕輕操作,以免枝條因木質化程度高而折斷。結合整枝,將下部老葉、黃葉、病葉摘除,以免影響田間通風透光。對于側枝要直接從基部抹除,避免其萌發。

  絲瓜整枝目前,主要有以黃皮絲瓜和黑筋絲瓜為主栽品種的兩種整枝法。黃皮絲瓜整枝:坐瓜前以培養壯蔓為目的。當植株有4~5片葉、株高50厘米左右時進行吊蔓,此時應澆一遍提苗水,并隨水沖施一定量的肥料,以提苗促棵。這里所說的吊蔓指的是春、秋兩茬絲瓜,若越夏種植,由于溫度高、晝夜溫差小,過早吊蔓絲瓜易徒長,不利于開花坐瓜。因此在越夏絲瓜生長前期,一般使主蔓在地面匍匐生長,以抑制營養生長,促進生殖生長,待雌花開放時再進行吊蔓。吊蔓后要以促棵壯秧為主,及時將主蔓上萌發的側枝和花摘除,減少養分的消耗,培育健壯主蔓。在冬季,當主蔓有13~15片葉、株高150厘米左右時開始留瓜;在夏季,當主蔓有23片葉左右時開始留瓜,可同時留2個瓜,防止出現畸形瓜,影響絲瓜產量。待幼瓜坐住后,視植株長勢決定是否摘除其中的一個瓜。長勢弱的植株可只留1個瓜,長勢旺的植株則可2個瓜都留下。黃皮絲瓜因生長勢弱,不宜過早摘心,否則會影響側蔓發育,適宜的摘心時間應在絲瓜收獲前4~5天。絲瓜收獲后側蔓迅速生長,側蔓2片葉留1個瓜,側蔓上的絲瓜收獲前4~5天再進行摘心促杈管理。以后按照2片葉留1個瓜的方式進行連續促杈、留瓜、摘心管理。每次摘心同時都要進行落蔓,落蔓時最好先將重疊在地面上的老葉疏除。黑筋絲瓜整枝:黑筋絲瓜整枝方法與黃皮絲瓜的整枝方法基本相同,但是因為黑筋絲瓜長勢強,可待幼瓜坐住長約1.5厘米時再進行摘心,留頂端葉片下萌發的側蔓作結瓜主蔓。側蔓2片葉留1個瓜再進行摘心促杈管理。每次摘心同時都要進行落蔓,落蔓后使植株垂直高度保持在150厘米左右即可。

  黃瓜整枝目前黃瓜多采用主蔓結瓜的整枝方式。吊蔓:嫁接苗定植后,當株高20~30厘米、有6~8片真葉、植株龍頭出現倒伏現象時開始吊蔓,用尼龍繩一頭系住上部的鐵絲,一頭系在黃瓜苗上,拴成活結,松緊適當,以便將來落蔓。去除卷須:卷須容易與果實爭奪養分,還易纏繞在吊繩或鐵絲上將黃瓜植株固定,給以后的落蔓造成困難,龍頭部位的卷須更是如此,故應及早掐除。疏除側蔓:黃瓜以主蔓結瓜為主,側蔓應全部疏除。可在側蔓長5~8厘米時將其疏除。疏除老葉:落蔓前及時將植株下部的2~3片老葉疏除,以減少營養消耗,降低病菌浸染的幾率。正常情況下,每株至少應保證有14片功能葉。纏蔓和落蔓:黃瓜進入抽蔓期后,生長迅速,每2~3天要纏蔓1次,以免黃瓜莖蔓折斷。當株高在180~190厘米接近鋼絲時,要進行落蔓。解開下部活結,把莖蔓落下30厘米左右,落到150厘米高,以保證植株有足夠的功能葉供應植株正常生長。菜農經驗:黃瓜整枝要選擇晴天進行。晴天植株蒸發量大,莖葉含水量低,莖稈柔韌,不容易受傷。落蔓不要在上午10時前或澆水后進行,否則莖蔓組織含水量偏高,缺乏韌性,容易折斷或扭裂。落蔓時要順著莖蔓的彎向引蔓下落,并隨著莖蔓的彎向把莖蔓打彎,不要硬打彎或反向打彎,避免折斷或扭裂莖蔓。瓜蔓要落到地膜上,不要落到土壤表面,更不允許將瓜蔓埋入土中,以免莖蔓在土中生不定根,使嫁接失去意義。落蔓時還要注意抑強扶弱,把生長勢強的瓜秧適當下縮,減弱生長勢;把生長勢弱的瓜秧適當上提,促其向上生長,盡量保持瓜秧高度一致,便于管理。

  豆類蔬菜整枝當菜豆上架之后,株高在170~180米時,將主蔓向下扭轉成圈,以抑制植株的頂端優勢,促進側蔓的萌發。當主蔓爬到架頂時摘心,促進下部側蔓的生長,以提高植株的坐莢率,側蔓結莢后期也要及時進行摘心。第一批莢摘除后,為提高植株第二批的坐莢率,應及時除去植株上的老葉、黃葉。

  六、保花保果

  保花保果是促使蔬菜優良花器官形成,并使之發育成精品果,從而提高產量及品質的重要農藝措施之一。生產中,需根據不同蔬菜種類的生物學特性,采取相應的保花保果措施。

  茄子為避免棚室茄子短花柱、僵果等不良情況發生,其保花保果的管理重點如下:一是補充營養。補充營養是預防茄子落花落果的關鍵。在控制氮肥、補充磷鉀肥的基礎上,特別要注意在茄子開花前一周硼肥(用多聚硼1500倍液噴施)的施用,因硼元素能促進花粉管的萌發,提高開花坐果率。二是調控環境。茄子開花坐果期,棚溫白天保持在25℃~30℃,若棚溫高于35℃或低于15℃,將影響授粉、受精過程。夜間溫度,以前半夜18℃~22℃、后半夜16℃~18℃為宜。若夜溫過高,晝夜溫差小,植株徒長,不利于茄子開花坐果。三是病蟲害防治。導致茄子落花落果的病害主要有灰霉病、菌核病、綿疫病及病毒病。灰霉病和菌核病的病原菌在濕度大的情況下,易通過殘花浸染,進而導致茄果發病,可通過“拾花”措施預防。四是激素處理。為保花保果,可用植物生長調節劑(防落素、坐果靈、2,4-D等)進行點花處理。注意點花藥的使用濃度隨著溫度變化而變化,溫度高,濃度低,反之亦然。

  辣椒生產中,因受不良棚室環境條件等因素影響,辣椒落花落果嚴重,建議采取如下措施進行保花保果。一是品種選擇。不同的品種適合于不同的茬口,如進行越冬茬辣椒生產,就需要選擇耐寒、耐弱光的品種;越夏或早秋栽培,應選擇耐高溫、抗病毒病的品種。若品種不符合相應的茬口,因栽培條件不適,易出現落花落果現象。二是溫度管理。辣椒開花結果期需要的溫度,白天應保持在25℃~30℃,超過32℃就要通風降溫,否則高溫障礙易引起授粉、受精不良,導致落花落果嚴重。夜間溫度應保持在18℃~20℃,若晝夜溫差太小,光合產物大部分用于自身的呼吸消耗,花果得到的營養積累少,就易落花落果。三是肥水管理。辣椒根系不發達,根量少,入土淺,根系的再生能力弱,不易生根,喜濕但不耐澇。這一特點決定了澆水要小水勤澆。同時,辣椒喜肥又不耐肥,生產中,有機肥和化肥要配合施用,硼、鋅等微量元素要及時補充,預防因缺水斷肥而落花落果。四是病蟲害防治。引起辣椒落花落果的主要病害有病毒病、灰霉病、菌核病、炭疽病等,要及時防治。五是激素處理。生產中,辣椒出現落花落果后,應及時噴施30×10-6的萘乙酸,嚴重時,連續噴施2次,每7天1次,可阻止落花落果繼續發展,并有促進營養生長向生殖生長過渡的作用。

  番茄針對棚室番茄生產中落花重、坐果難、畸形果多等問題,建議菜農重點把握以下技術要點。溫度調控:番茄開花坐果期所需溫度,白天控制在20℃~30℃,夜間控制在15℃~20℃。棚內溫度高于30℃時,應及時進行通風,防止溫度過高,導致畸形果的產生;棚內溫度降到15℃時,應及時覆蓋草苫進行保溫。對于春秋茬番茄而言,因春秋兩季天氣溫度變化劇烈,對番茄開花坐果的影響較大,容易造成落花落果及產生畸形果,更應控制好棚內的溫度。肥水管理:番茄是需肥量大的作物,在開花坐果期對肥料的需求量會大增,故應在施足基肥的基礎上及時進行追肥。追肥原則:坐果前薄施,掛果后重施,分次追肥,并且要氮、鉀比例協調。在開花前一周,及時噴施硼肥,以促進番茄花芽分化,保花保果。番茄開花結果期需水量較多,尤其是越夏栽培的番茄,更要注意澆水,保證水分均勻供應。一般來說,緩苗期至第一穗果坐住,適當少澆水,防止植株徒長,造成落花落果。第一穗果膨大至第二穗果坐住,適當增加澆水次數。植株調整:對于非自封頂類型番茄可采用單干整枝或雙干整枝的方法進行植株調整,以保花保果。激素處理:生產中,可利用植物生長調節劑調節番茄植株體內激素平衡,以達到保花保果的目的。其中,2,4-D在番茄上應用效果不錯。病蟲害防治:危害番茄花果的病害主要有早疫病、灰霉病、潰瘍病、條斑病毒病等,建議做好藥劑預防工作。

  黃瓜在棚室黃瓜生產中,為了促進黃瓜開花坐瓜,提高其產量及品質,建議菜農采取如下措施。溫度調控:黃瓜喜光,遇連陰雨雪天時易出現化瓜及畸形瓜。因此冬春季節在保溫的前提下要盡量拉長見光時間。黃瓜耐低溫能力差,尤其在開花坐瓜期,更要求“高溫養瓜”。建議棚室溫度白天控制在30℃~33℃,夜間控制在15℃~18℃。肥水管理:黃瓜具有喜肥而不耐肥的特點,進入結瓜盛期后,需肥量猛增。應根據黃瓜對氮、磷、鉀的需求比例5∶2∶6進行施肥,以養葉保果。激素處理:生產中,可使用植物生長調節劑(高效坐果靈和2,4-D)進行點花處理,保花保瓜。

  七、養根護葉

  養根護葉是貫穿于整個蔬菜栽培過程中的重要管理環節,根和葉的健康狀態直接決定著蔬菜的產量和品質。

  養根養根可分以下三步進行:一是養根先護根。護根主要包括避免燒根、漚根和根部病害三項。一次性施肥過多、雞糞未充分腐熟和肥料施用方法不當等是造成燒根的主要原因。而在燒根后,菜農又常常采用多次灌水的方法試圖延緩蔬菜萎蔫的進程,結果又易造成水大漚根。因此施肥澆水務必要得當。其一,施用的雞糞、豬糞等農家肥要充分腐熟;其二,基肥施用一定要合理,勿過多過少;其三,澆水應按照蔬菜的需求和土壤的狀況而定,勿盲目澆水。發病后,要堅持先灌藥救治的原則保護根系,不要先進行澆水。二是護根再促根。通過控水、中耕、晚覆地膜等手段引根下扎,促進根系生長。三是促根再養根。主要通過肥水進行調節,避免缺肥斷水或肥水過大,避免施用激素含量過高的肥料等。

  護葉(xie)葉(xie)片(pian)堪稱蔬(shu)菜(cai)“有(you)機物(wu)的(de)加工廠”,其利用(yong)光能(太陽光),將二氧(yang)化碳和(he)水“加工”成光合(he)有(you)機物(wu),供植(zhi)物(wu)體貯(zhu)存(cun)(果實膨大(da))或利用(yong)(呼(hu)吸消耗)。因(yin)此,保(bao)護葉(xie)片(pian),避免葉(xie)片(pian)失綠或致(zhi)(zhi)殘,保(bao)持植(zhi)株具有(you)一(yi)定數量(liang)的(de)功能葉(xie)尤為(wei)重要。在生(sheng)產中(zhong),要平衡施肥,防(fang)止因(yin)大(da)量(liang)施用(yong)氮(dan)、磷、鉀(jia)肥而造成蔬(shu)菜(cai)根(gen)系對某些中(zhong)微量(liang)元素吸收(shou)受阻,出現(xian)缺素癥,導(dao)致(zhi)(zhi)出現(xian)黃葉(xie)現(xian)象;要保(bao)護根(gen)系不(bu)(bu)受傷害;防(fang)治病蟲害時,要合(he)理用(yong)藥(yao),一(yi)定要掌握好用(yong)藥(yao)量(liang)及用(yong)藥(yao)時間(jian),切(qie)不(bu)(bu)可用(yong)藥(yao)過(guo)量(liang),時間(jian)過(guo)長。

 

分享到: QQ空間 新浪微博 騰訊微博 人人網 微信

上一篇:沒有了